父母不想失去我,朋友,真正意义上聊得来的人和有着羁绊的人也是。死了的话会辜负他们的,心绞痛的感受我懂的其实。虽然试着因爱而付出这种事,程度远不可于父母之爱比拟,但是理论上是知道这感受的。尽管经常陷入自己的世界重度昏迷而忘记自己深处这个世界上是事实。
这是所谓逃避吗?这是对光的逃避吗?我是一个阳光的人,不做恶就是不阴暗——家人这样说,我还是如释重负了一下的。“但是我是个阴暗的人。”,我更加倍地在心底坚定地念到。阴暗不一定非要做恶的。如果那才是阴暗的标准的话,我所谓的阴暗大抵是一种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成全自己做恶的基因,它可以表现成绝对的自私,也可以表现成一种交际上的独裁,更可以依附于某种势力或信仰而体现出一种变态的虔诚与忘我地执行…其后果不堪设想。它还留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因要警醒着它的对立面,为了那面向善之路而存在着。它是那看似亲密无间中突如其来的距离感,是永恒的孤立与决绝——更是对自己的个人空间的渴望不偿的愤怒的青色火焰。它是对于仿佛长眠一般的程度的自我饱尝感的欲望。当第一次感到失去了灵魂的时候,这青色的鬼火便生了根,任何原因导致的自我抽离都是它成长的养分。它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让你患上抑郁症,也可以使你精神分裂,或得上摆脱不掉的各种神经官能症,或染上各种戒不掉的瘾与坏习惯……
既然无法心安理得地死掉——实际上这个世界不存在这样一间安乐屋。那不如面向较之于死更有挑战性的事情们——在青色的鬼火即将疲惫耗尽,而生的花迎来第一次苏醒的时候,人是会这样想的。这样活下去是能够使自己更踏实感知这个世界的。不管疲惫的自己愿意与否,这么做都会使自己更多地感受到自己接纳的人,与从不同维度来的接纳自己的人所传递的信息。这对缓解疲惫也是极大的诱惑与切实的好处。更大一方面原因是,在习得活下去的技能的时候,我们也学会了独当一面与更深刻地在这个世界上与自己相处,这正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使用青色火焰的途径之一,也是一种后生的成就。明确地捕捉到这些“向着真实而生的感知”并化作自己的力量,也是被生命定义为“群居动物”并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所应享有的特权。即使没有这样的能力的我,也应该努力将它握在手里不是吗?那向着极恶之梦的自己的象牙塔中埋藏的阴暗的力量,还是留给极恶吧——它在催生它发挥作用的环境下才能生长得心安理得吧?
其实在这个世界里,很多人都在变相地使用它,正是这种使用方式,使得它被二次赋予了一种让大家觉不起它的恶那一面:它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智识与独立。独立是它基因的一部分,智识是人们了解掌握它的经验。
成熟是它,死亡也是它。唉,这青色的果实哎!
2016-09-16 02:28:42
【曰——书籍上的亡命徒啊,给我唱首歌吧。】 听听歌吧
2016-09-16 03:17:53
【曰——书籍上的亡命徒啊,给我唱首歌吧。】 分享 つづくバンド 的歌曲《桜》
http://t.cn/8FqgCvr(分享自@虾米音乐)
2016-09-16 03:18:09
【曰——书籍上的亡命徒啊,给我唱首歌吧。】 http://sanahouse.lofter.com/post/4833fd_c3bf03d
コメントを残す